一、linux系统启动过程操作记录
一、linux系统启动过程
经历:
上电–>uboot–>加载内核–>挂载根文件系统–>执行应用程序
uboot等效bootloader,启动过程进行了
跳转到固定的位置执行相应的代码
初始化硬件设备,如:cpu初始化 ,看门狗,时钟,内存,存储设备等。
加载内核代码到内存中。
跳转到内核代码起始位置执行。
uboot下常见指令
printenv 查看环境参数
如串口,网络,boot配置参数等
set bootdelay x 设置uboot停留等待时间
save
reset
配置uboot启动的位置,以及内核的位置
bootcmd=ext4load mmc 2:1 0x48000000 uImage;bootm 0x48000000
set ipaddr 192.168.x.x 设置当前设备的ip
set serverip 192.168.x,x+1 设置提供文件的设备ip
set gatewayipp 192.168.x.1 设置网关
set netmask 255.255.255.0 设置子网掩码
saveenv 保存
使用tftp通过网络对文件进行传输传输
tftp 内存地址 文件名
指定内存地址开始运行
go 内存地址
当进行裸机程序测试时:
arm-linux-gcc -c demo.o -nostdlib -O2 编译时不添加标准库,提高优化等级
arm-linux-ld -Ttext 地址 -o demo.elf demo.o 将.o文件链接到对应指定程序运行的地址,输出.elf执行文件
arm-linux-objcopy -O binary demo.elf demo.bin 无操作系统所以,将.elf转为可执行的bin文件
裸机编辑入口函数时为_start(),且需要要放到文件的首位置,否则会终止运行。
反汇编
arm-linux-xxx-objdump -D demo.elf >demo.dis
linux内核的功能与本质
功能:
进程管理
文件系统
设备管理
网络协议
本质:
c语言的函数合集
对硬件的管理与维护
给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在linux内核中进行了
解压uImage
初始化硬件设备
静态编译进内核的驱动模块
挂载根文件系统
执行用户空间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