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图例与标题规范(字号、位置、字体选择技巧)
目录
🎯 为什么要重视图例与标题?
🧩 1. 标题设计的三大要素
(1)字号(size)
(2)字体(family)
(3)位置(hjust)
📚 2. 图例(Legend)设计规范
(1)控制图例位置
(2)图例大小与样式
✨ 整体小总结:图表排版四字真言
🔥 提升建议:打造更高阶标题与图例效果
📦 练习:挑战一下!
🚀 预告:下一讲
一个小小的图例和标题,往往决定了图表的“高级感”。
在科研绘图中,很多人容易忽视图例(Legend)和标题(Title)的细节处理,导致即使数据分析严谨,最后的图表还是显得“不专业”。
而真正的SCI顶刊图,一定在这些地方做得非常精准且优雅。
本讲,我们就来系统掌握标题与图例的规范设计!
🎯 为什么要重视图例与标题?
-
引导读者快速理解图表内容
-
提升整体美感与专业感
-
符合投稿期刊的排版规范
科学不是堆砌数据,科学需要被清晰、美观地表达!
🧩 1. 标题设计的三大要素
(1)字号(size)
-
主标题(Title):通常 14-18 pt
-
副标题(Subtitle):小于主标题,通常 10-14 pt
-
均保持清晰易读,但不要过大
在 ggplot2
中示例:
library(ggplot2)ggplot(mpg, aes(displ, hwy, color = class)) +geom_point() +labs(title = "发动机排量与高速油耗的关系",subtitle = "数据来源:mpg数据集",x = "发动机排量 (L)",y = "高速油耗 (mpg)") +theme(plot.title = element_text(size = 16, face = "bold"),plot.subtitle = element_text(size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