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登记导则详解 | 企业如何规范化登记与管理数据资产?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产之一。《数据资产登记导则》为数据资产从“资源”走向“资产”提供了制度化路径。本文基于《资产管理 数据资产登记导则》文件,逐章提炼要点,助力企业实践数据登记工作。
🧾 一、导则适用范围与目标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对内部数据资产的识别、归类、登记与管理。
✅ 编制目标
- 明确数据资产登记内容、登记方式、分类方式;
- 构建可量化、可追踪、可管理的数据资产登记体系;
- 支撑资产化评估、共享开放、价值变现等后续环节。
🧠 二、数据资产登记流程总览
登记工作五个核心阶段:
- 准备阶段:确立登记原则与组织机制;
- 识别阶段:确定哪些数据属于可登记资产;
- 分类阶段:按数据类型、应用场景等进行分类;
- 填报阶段:录入核心属性信息;
- 审核与入库:验证准确性,纳入数据资产台账。
📌 补充说明:
登记流程应结合本单位 IT 架构与系统能力,对接元数据平台、主数据管理工具等,形成自动化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