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帕金森发病类型和阶段

文章目录

    • 直观认识
    • 帕金森综合症的类型
      • 一、原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 二、继发性(获得性)帕金森综合征
      • 三、帕金森叠加综合征(Atypical Parkinsonism)
      • 四、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
      • 五、其他罕见类型
      • 推荐文献与资源
    • PD的病理分期理论(Braak分期)
      • Braak分期的六个阶段
        • 1. 阶段1-2:周围神经系统受累(前驱期)
        • 2. 阶段3-4:中脑及基底节受累(运动症状期)
        • 3. 阶段5-6:皮层扩散(晚期)
      • 理论意义与争议
      • 支持与拓展研究
      • 推荐文献
      • 总结
    • Braak分期与脑区及EEG通道对应表
      • 分阶段研究设计建议
        • 1. 阶段1-2(前驱期)
        • 2. 阶段3-4(运动症状期)
        • 3. 阶段5-6(晚期皮层受累)
      • 关键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推荐研究工具与流程
      • 文献支持
      • 总结

《Movement Disorders》
《Parkinson’s Disease and Movement Disorders》
MDS的诊断标准

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是有区别的
帕金森病是其中的一种类型,而帕金森综合征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术语

直观认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动障碍疾病(一)CASE+运动现象的描述

该公众号的第一部分描述了帕金森运动障碍的一些现象,和如何描述这个运动障碍的术语。
有对运动障碍的视频,非常直观,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运动障碍通常由运动和/或协调通路的功能障碍引起。与神经病学中的任何病变一样,症状的出现取决于病变位置。运动不会立即转化为病因。许多引起基底神经节和协调通路损伤的疾病可表现为相同的不自主运动。但描述异常运动——这是临床现象学(clinical phenomenology )——是诊断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让我们从建立我们的“运动词汇表”开始。

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太少(运动减退)运动过多(运动过度)

“运动减退”意味着在没有肌力减弱的情况下运动减少帕金森症在运动减退组中占主导地位。

多动组的症状包括震颤(tremor)、肌张力障碍(dystonia)、舞蹈病(chorea)、抽动(tics,)和肌阵挛(myoclonus)。全面披露,这不是一个详尽的清单,而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此外,这种区分有助于学习,但绝不是特定的。由于疾病本身或可能是治疗的副作用,许多疾病同时具有运动功能减退和运动过度的特征。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是一组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不稳核心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分类复杂,涉及多种病因和病理机制。以下为系统分类及相关文献支持:

帕金森综合症的类型

一、原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
    • 特点:最常见的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与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路易小体)相关,呈进行性发展
    • 分型
      • 震颤为主型(Tremor-Dominant PD)
      • 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型(Postural Instability/Gait Difficulty, PIGD)
      • 强直-少动型(Akinetic-Rigid Type)
    • 文献支持
      • Braak H 等(2003)提出PD病理分期理论Neurobiol Aging);
      • 《国际运动障碍学会(MDS)临床诊断标准》(2015,Mov Disord)。

二、继发性(获得性)帕金森综合征

  1.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

    •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抗精神病药、止吐药)诱发。
    • 文献:Tarsy D(2011)在Neurol Clin中总结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的机制。
  2.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

    • 脑血管病变(如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引起,步态障碍突出。
    • 文献:Zijlmans JC 等(2004)在Brain中描述其临床特征。
  3. 感染性/中毒性

    • 如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1918年流感大流行后的嗜睡性脑炎)、一氧化碳中毒等。
    • 文献:Ravenholt RT 等(1982)在Rev Infect Dis中讨论病毒感染与帕金森综合征的关系。

三、帕金森叠加综合征(Atypical Parkinsonism)

  1.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

    • 分为MSA-P(帕金森型)和MSA-C(小脑型),与少突胶质细胞α-突触核蛋白沉积相关。
    • 文献:Gilman S 等(2008)在Neurology中更新MSA诊断标准。
  2.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PSP)

    • 以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轴性肌强直和早期跌倒为特征。
    • 文献:Höglinger GU 等(2017)在Mov Disord中提出PSP的临床分型(如Richardson综合征)。
  3. 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 CBD)

    • 不对称性肌张力障碍、皮质感觉缺失和异己肢现象。
    • 文献:Armstrong MJ 等(2013)在Neurology中修订CBD诊断标准。
  4. 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DLB)

    • 早期认知障碍、波动性症状和视幻觉。
    • 文献:McKeith IG 等(2017)在Neurology中更新DLB诊断指南。

四、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

  1. 单基因突变相关帕金森病

    • 常染色体显性:LRRK2(如G2019S突变)、SNCA(α-突触核蛋白基因)。
    • 常染色体隐性:Parkin、PINK1、DJ-1基因突变。
    • 文献:Klein C 等(2019)在Lancet Neurol中综述遗传性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
  2. 其他遗传病伴帕金森综合征

    • 如Wilson病(ATP7B突变)、亨廷顿病(HTT突变)等。
    • 文献:Bandmann O 等(2015)在Nat Rev Neurol中讨论代谢性疾病的帕金森样表现。

五、其他罕见类型

  • 正常颅压脑积水(NPH):步态障碍、认知下降和尿失禁三联征。
  • 创伤性脑损伤后帕金森综合征:如拳击手脑病(慢性创伤性脑病)。

推荐文献与资源

  1. 教科书

    • Jankovic J 等. Parkinson’s Disease and Movement Disorders(第7版, 2022)
    • 《Movement Disorders: Clinical Practice》(MDS官方期刊)
  2. 诊断指南

    • Postuma RB 等. MDS临床诊断标准 for Parkinson’s Disease(2015, Mov Disord)
    • Höglinger GU 等. PSP诊断标准(2017, Mov Disord)
  3. 病理机制

    • Braak H 等. Staging of brain pathology related to sporadic Parkinson’s disease(Neurobiol Aging, 2003)

以上分类结合了临床表型、病理机制和遗传学进展,实际诊断需结合病史、影像学及生物标志物(如DaT-SPECT)。建议通过PubMed或专业学会(如MDS, https://www.movementdisorders.org)获取最新研究。
这个链接需要进行付费。

PD的病理分期理论(Braak分期)


PD病理分期理论由德国神经病理学家Heiko Braak及其团队于2003年提出,主要基于对帕金森病(PD)患者脑组织病理的研究,揭示了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异常聚集的时空扩散规律。该理论认为,PD的病理变化并非始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而是从周围神经系统逐渐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最终累及皮层区域。以下是Braak分期的核心内容及意义:


Braak分期的六个阶段

1. 阶段1-2:周围神经系统受累(前驱期)
  • 阶段1
    • 病变部位: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嗅球、前嗅核)。
    • 表现:嗅觉减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此时黑质尚未受累,患者可能无明显运动症状。
  • 阶段2
    • 病变部位:桥脑(蓝斑核、中缝核)。
    • 表现: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抑郁、焦虑等非运动症状。
2. 阶段3-4:中脑及基底节受累(运动症状期)
  • 阶段3
    • 病变部位: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开始丢失)。
    • 表现:典型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出现,此时已进入临床PD诊断阶段
  • 阶段4
    • 病变部位:基底节(纹状体)、丘脑及边缘系统(杏仁核)。
    • 表现: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加重,可能出现轻度认知障碍。
3. 阶段5-6:皮层扩散(晚期)
  • 阶段5
    • 病变部位:前额叶皮层、颞叶皮层。
    • 表现:执行功能下降、视空间能力受损。
  • 阶段6
    • 病变部位:广泛新皮层(如感觉联合区、运动皮层)。
    • 表现:严重痴呆、幻觉、完全丧失行动能力。

理论意义与争议

  1. 意义

    • 早期诊断:解释了PD的非运动症状(如嗅觉丧失、RBD)早于运动症状的特点,为早期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依据(如皮肤或肠道活检检测α-synuclein)。
    • 病理机制:支持“朊蛋白样扩散假说”,即α-synuclein异常蛋白通过神经元网络从周围向中枢传播。
    • 治疗靶点:提示针对早期病理阶段(如迷走神经或肠道)干预可能延缓疾病进展。
  2. 争议与局限

    • 异质性:约30%的PD患者病理表现不符合Braak分期(如部分以震颤为主型PD可能直接累及黑质)。
    • 非典型病例:路易体痴呆(DLB)等疾病中α-synuclein沉积模式与PD不同,提示病理机制存在亚型差异。
    • 动物模型挑战:动物实验中难以完全模拟人类PD的病理扩散过程。

支持与拓展研究

  1. Braak的后续研究

    • 2017年,Braak团队进一步提出α-synuclein可能通过迷走神经从肠道逆行传播至脑干(“肠-脑轴假说”),部分解释了PD与肠道菌群紊乱的关联(Acta Neuropathol, 2017)。
  2. 影像学验证

    • 使用DaT-SPECT或PET成像发现,早期PD患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与Braak分期一致(Mov Disord, 2019)。
  3. 临床相关性

    • 非运动症状(如便秘、RBD)的严重程度与Braak分期进展相关(Neurology, 2020)。

推荐文献

  1. 原始文献

    • Braak H, et al. Staging of brain pathology related to sporadic Parkinson’s disease. Neurobiol Aging. 2003;24(2):197-211.
    • Braak H, Del Tredici K. Neuropathological Staging of Brain Pathology in Sporadic Parkinson’s disease: Separating the Wheat from the Chaff. J Parkinsons Dis. 2017;7(s1):S73-S87.
  2. 综述与验证

    • Hawkes CH, et al. A timeline for Parkinson’s disease.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2010;16(2):79-84.
    • Borghammer P. The α-Synuclein Origin and Connectome Model (SOC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Explaining Motor Asymmetry, Non-Motor Phenotypes, and Cognitive Decline. J Parkinsons Dis. 2021;11(2):455-474.

总结

Braak分期理论是理解PD病理进程的里程碑,强调了α-synuclein病理从周围到中枢的扩散规律,为早期干预和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临床实践中需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如遗传背景、表型分型)综合评估。

如果从脑电的层面去分析和研究的话,可能使用脑电通道。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病理分期的阶段演进与脑电(EEG)通道的对应关系时,需要结合Braak病理分期理论中不同阶段的脑区受累情况,以及10-20国际脑电系统的电极布局。以下是分阶段的脑区与EEG通道的对应关系建议,并附关键研究方法和注意事项。


Braak分期与脑区及EEG通道对应表

Braak分期受累脑区相关症状/功能10-20系统EEG通道推荐潜在EEG特征
阶段1-2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嗅球)
桥脑(蓝斑核、中缝核)
嗅觉减退、RB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Fp1/Fp2(前额叶)
Cz/Pz(中线中央-顶区)
低频活动(delta/theta)增加,反映脑干-皮层网络失调
阶段3-4中脑黑质、基底节(纹状体)
丘脑、边缘系统(杏仁核)
运动症状(震颤、强直)
轻度认知障碍
C3/C4(运动皮层)
Fz/Cz(中线前额-中央区)
T5/T6(颞顶联合区)
运动相关beta频段(13-30Hz)同步化异常;
theta频段(4-7Hz)功率升高
阶段5-6前额叶皮层、颞叶皮层
广泛新皮层
执行功能下降、痴呆、幻觉F3/F4(前额叶)
P3/P4(顶叶)
O1/O2(枕叶)
高频活动(alpha/beta)降低;
弥漫性慢波(delta/theta)增加

分阶段研究设计建议

1. 阶段1-2(前驱期)
  • 目标:捕捉非运动症状相关的脑网络异常(如嗅觉、自主神经功能)。
  • 推荐EEG通道
    • Fp1/Fp2:前额叶与嗅觉、情绪调控相关。
    • Cz/Pz:监测默认模式网络(DMN)活动,可能与脑干-皮层连接异常相关。
  • 分析方法
    • 静息态EEG功率谱分析(低频段delta/theta升高)。
    • 功能连接(如相干性、相位同步)评估脑干-皮层网络失调。
2. 阶段3-4(运动症状期)
  • 目标:研究运动症状与基底节-皮层环路异常。
  • 推荐EEG通道
    • C3/C4:覆盖初级运动皮层,检测运动相关beta振荡(13-30Hz)异常(PD患者常表现为过度同步化)。
    • Fz/Cz:反映前额-中央区认知-运动整合功能。
    • T5/T6:监测颞顶联合区(与感觉整合和空间认知相关)。
  • 分析方法
    • 事件相关同步化/去同步化(ERS/ERD)分析运动任务中的beta振荡变化。
    • 脑网络分析(如图论)揭示基底节-皮层网络效率降低。
3. 阶段5-6(晚期皮层受累)
  • 目标:探索认知衰退与皮层广泛病变的关联。
  • 推荐EEG通道
    • F3/F4:前额叶执行功能相关,检测theta频段(4-7Hz)异常活动。
    • P3/P4:顶叶与工作记忆和空间处理相关。
    • O1/O2:枕叶alpha节律(8-12Hz)衰减可能与视幻觉相关。
  • 分析方法
    • 静息态alpha功率降低与认知衰退相关。
    • 长程相位同步(如额-顶连接)分析网络整合能力下降。

关键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1. 深部脑区信号难以直接检测

    • 问题:Braak早期阶段(延髓、桥脑)和中脑黑质的活动难以通过头皮EEG直接记录。
    • 解决:结合EEG与fMRI或PET(如DaT-SPECT)进行多模态数据融合,间接推断深部脑区病变对皮层网络的影响。
  2. 运动伪迹干扰

    • 问题:PD患者震颤或肌张力障碍可能导致EEG信号污染。
    • 解决:使用高密度EEG(如64通道)结合独立成分分析(ICA)去除伪迹。
  3. 个体异质性

    • 问题:Braak分期与临床症状不完全对应(如部分患者病理进展快于临床表现)。
    • 解决:纳入生物标志物(如脑脊液α-synuclein、MRI黑质体积)进行亚组分层。

推荐研究工具与流程

  1. 数据采集

    • 使用64通道EEG系统(覆盖10-20及扩展10-10系统)。
    • 同步记录EMG(监测震颤)和眼电(EOG)以排除伪迹。
  2. 关键分析步骤

    • 预处理:滤波(0.5-70Hz)、去噪(ICA)、分段(静息态/任务态)。
    • 频域分析:计算功率谱密度(PSD)、事件相关谱扰动(ERSP)。
    • 网络分析:功能连接(PLV、wPLI)、图论指标(节点度、聚类系数)。
  3. 验证方法

    • 与临床评分(UPDRS、MoCA)进行相关性分析。
    • 使用机器学习模型(如SVM、深度学习)预测病理分期。

文献支持

  1. Braak分期与EEG关联

    • Babiloni C, et al. Cortical sources of resting-state EEG rhythms in Parkinson’s disease related to clinical features. Neuroimage Clin. 2020.
    • 发现PD患者额叶theta活动增加与Braak晚期病理相关。
  2. 运动症状与beta振荡

    • Jenkinson N, Brown P. New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pamine, beta oscillations and motor function. Trends Neurosci. 2011.
    • 提出基底节beta振荡异常是PD运动症状的核心机制。
  3. 认知衰退与EEG网络

    • Olde Dubbelink KT, et al. Disrupted brain network topology in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Brain. 2014.
    • 显示PD-MCI患者额顶网络连接强度降低。

总结

通过结合Braak分期的脑区演进与10-20系统EEG通道布局,可设计针对不同病理阶段的EEG研究方案。早期阶段关注前额叶和中央区低频活动,中期聚焦运动皮层beta振荡异常,晚期则需分析广泛皮层的慢波活动与网络断裂。需注意多模态数据融合以克服EEG的局限性,并结合临床与分子标志物提高分期准确性。

相关文章:

  • 安徽京准:关于石油管道监控NTP时间同步服务器方案
  • 基于外部中中断机制,实现以下功能: 1.按键1,按下和释放后,点亮LED 2.按键2,按下和释放后,熄灭LED 3.按键3,按下和释放后,使得LED闪烁
  • WebRTC服务器Coturn服务器用户管理和安全性
  • PLOG安装
  • 掌握Prisma数据建模:从基础关系到高级技巧
  • 从零开始搭建你的个人博客:使用 GitHub Pages 免费部署静态网站
  • 乐视系列玩机---乐视2 x520 x528等系列线刷救砖以及刷写第三方twrp 卡刷第三方固件步骤解析
  • OpenCV中的透视变换方法详解
  • 【AI模型学习】Swin Transformer——优雅的模型
  • 图像预处理-直方图均衡化
  • WebRTC服务器Coturn服务器的管理平台功能
  • 再次理解 瓦瑟斯坦距离(Wasserstein Distance)
  • 【C语言】初阶算法相关习题(一)
  • Docker 部署 Redis 缓存服务
  • 安宝特案例 | 某知名日系汽车制造厂,借助AR实现智慧化转型
  • 安宝特分享|AR智能装备赋能企业效率跃升
  • BEVDepth: Acquisition of Reliable Depth for Multi-View 3D Object Detection
  • leetcode 二分查找
  • 神经网络 “疑难杂症” 破解指南:梯度消失与爆炸全攻略(六)
  • 信奥赛CSP-J复赛集训(DP专题)(19):P3399 丝绸之路
  • 北大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笔试部分考试科目有变化
  • 2025年一季度上海市生产总值
  • 最高法:家长以监督为名虚构事实诋毁学校的,应承担侵权责任
  • 什么是中国好手艺?材美、工巧、器韵、时宜
  • 女子遭前男友泼汽油烧伤致残案二审庭审:检方抗诉称一审量刑不当
  • 史蒂夫·麦奎因透露罹患前列腺癌,呼吁同胞莫受困于男性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