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dump图原理
在海思中是用指令进行对应的dump。
例如./vi_chn_dump 0 0 1 1
第一个指令代表是dump哪里的数据。
第一个0代表是vi_pipe。
第二个0代表vi_chn。
第一个1代表需要dump帧的数量。
第二个dump代表dump帧的位置,如果是0表示dump的是在所有ISP模块后面的数据,如果是1代表是整个wdr模块后的raw数据。
整体逻辑如下:
1、确保指令的每个指不存在问题,否则返回
2、改变dump帧的深度, 用ss_mpi_vi_set_chn_attr
3、设置获取帧的属性:设置压缩模式为不压缩,设置像素为RGB bayer类型的16bit数据
3、设置vi BE帧的属性:设置BE帧的属性为dump在ISP模块后的数据。
4、尝试获取帧:通过海思接口尝试10次获取帧。
5、创建对应YUV帧文件:先根据pipe和chn以及YUV等创建帧文件用于保存帧信息。
细节:
改变dump帧的深度:首先设置其深度,设置为2,因为YUV的UV是16bit,需要深度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