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 TCP通信原理与实现

C++ 中 TCP 通信的原理基于 TCP/IP 协议栈的实现,以下是核心原理和关键步骤的详细说明:


一、TCP 通信核心原理

  1. 面向连接

    • 通信双方需通过 三次握手 建立可靠连接,确保通信通道稳定。
    • 通过 四次挥手 断开连接,保证数据完整性。
  2. 可靠传输

    • 确认应答(ACK):接收方对收到的数据发送确认。
    • 超时重传:未收到 ACK 时,发送方自动重传数据。
    • 数据排序:通过序列号保证数据按序到达。
  3.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 滑动窗口协议动态调整发送速率,避免接收方缓冲区溢出。
    • 拥塞控制算法(如慢启动、拥塞避免)防止网络过载。

二、C++ 实现 TCP 通信的步骤

1. 服务器端流程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int main() {// 1. 创建套接字int server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2. 绑定地址和端口struct sockaddr_in addr;addr.sin_family = AF_INET;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 绑定所有网卡addr.sin_port = htons(8080);       // 端口号bind(server_fd, (struct sockaddr*)&addr, sizeof(addr));// 3. 监听连接listen(server_fd, 5); // 最大等待队列长度// 4. 接受客户端连接int client_fd;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socklen_t client_len = sizeof(client_addr);client_fd = accept(server_fd, (struct sockaddr*)&client_addr, &client_len);// 5. 收发数据char buffer[1024];recv(client_fd, buffer, sizeof(buffer), 0); // 接收数据send(client_fd, "Hello Client", 12, 0);     // 发送数据// 6. 关闭连接close(client_fd);close(server_fd);
}
2. 客户端流程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int main() {// 1. 创建套接字int 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2. 连接服务器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8080);inet_pton(AF_INET, "127.0.0.1", &server_addr.sin_addr); // 服务器IPconnect(sock, (struct sockaddr*)&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3. 收发数据send(sock, "Hello Server", 12, 0);recv(sock, buffer, sizeof(buffer), 0);// 4. 关闭连接close(sock);
}

三、关键函数说明

  1. socket()

    • 创建套接字,返回文件描述符。
    • 参数:AF_INET(IPv4)、SOCK_STREAM(TCP)。
  2. bind()

    • 将套接字绑定到特定 IP 和端口。
  3. listen()

    • 进入监听状态,等待客户端连接请求。
  4. accept()

    • 阻塞等待客户端连接,返回新的套接字用于通信。
  5. connect()

    • 客户端主动连接服务器。
  6. send() / recv()

    • 发送和接收数据(注意处理粘包问题)。
  7. close()

    • 关闭套接字,释放资源。

四、注意事项

  1. 错误处理

    • 所有函数调用需检查返回值(如 socket() 返回 -1 表示失败)。
  2. 字节序转换

    • 使用 htons()htonl() 转换网络字节序(大端模式)。
  3. 粘包问题

    • 需自定义协议(如消息头包含数据长度)处理 TCP 的流式特性。
  4. 跨平台差异

    • Windows 使用 WSAStartup() 初始化 Winsock,Linux 无需此步骤。

五、总结

TCP 通信通过三次握手建立可靠连接,利用序列号、ACK 确认和重传机制保证数据可靠传输。在 C++ 中,通过套接字 API 实现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通信逻辑,需注意错误处理、字节序转换及粘包问题。实际开发中可借助 Boost.Asio 或 libevent 等库简化操作。

相关文章:

  • 2025年邵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流程、条件、奖补
  • AI中Token的理解与使用总结
  • 小集合 VS 大集合:MySQL 去重计数性能优化
  • 4月27日日记
  • fastapi【0基础学习之路(未学py版)】
  • 「Mac畅玩AIGC与多模态01」架构篇01 - 展示层到硬件层的架构总览
  • 函数式编程之 Optional
  • 秒杀压测计划 + Kafka 分区设计参考
  • 关于OCP认证:有Oracle和MySQL两种
  • Dart中的库 自定义库 系统库 第三方库
  • TV launcher官方下载-tv launcher汉化版-tv桌面启动器极简下载
  • 【二分查找】搜索插⼊位置(easy)
  • 设计模式全解析:23种经典设计模式及其应用
  • Redis的阻塞
  • MySQL 表的约束(一)
  • DeepSeek 多头潜在注意力(Multi-Head Latent Attention, MLA)技术
  • Linux——线程(2)线程互斥(锁)
  • Qt网络数据解析方法总结
  • HNUST湖南科技大学-嵌入式考试选择题题库(109道纠正详解版)
  • 【进程控制】
  • 人社部:将会同更多部门分行业、分领域制定专项培训计划
  • 党旗下的青春|83岁仍在“下生活”,他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拟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 见微知沪|最大力度消费补贴,最大程度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话地铁读书人|中学教师董女士:借来的书更好看
  • 上海消保委调查二次元消费:手办与卡牌受欢迎,悦己和社交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