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09 python函数(上)

一、函数的介绍

什么是函数? 函数的诞生为了解决两个问题:可读性、重复性。使用函数可以将一些代码放在一起成为一个功能,方便调用,出现了函数也方便用户阅读代码。

函数是组织好的,可重复使用的,用来实现单一,或相关联功能的代码段

在我们的hello world中,就使用了print这个函数

1、体验一下函数

编写一个如下代码:

string = "我是一个机器人"
length = len(string)
print(f"str的长度是{length}") # str的长度是7

len是一个python内置的函数,用于得到一个对象的长度。

假如我们没有函数,那就需要自己编写len的功能,代码就变成下面这样

string = "我是一个机器人"
counter = 0
for i in string:
    counter += 1
print(f"string的长度是{counter}") # str的长度是7

如果我们要得到3个字符串的长度,如果没有函数,那代码就变成这个样子

string1 = "我是一个机器人"
counter = 0
for i in string1:
    counter += 1
print(f"string1 的长度是{counter}") # string1 的长度是7

string2 = "我是一个超级机器人"
counter = 0
for i in string2:
    counter += 1
print(f"string2 的长度是{counter}") # string2 的长度是9

string3 = "我是一个人造人"
counter = 0
for i in string3:
    counter += 1
print(f"string3 的长度是{counter}") # string3 的长度是7

非常的啰嗦,而且求解长度的代码都是重复的,那我们把重复的代码提取出来,就变成这样

# 这是一个函数
def get_length(string):
    counter = 0
    for i in string:
        counter += 1
    return counter

string1 = "我是一个机器人"
print(f"string1 的长度是{get_length(string1)}") # string1 的长度是7

string2 = "我是一个超级机器人"
print(f"string2 的长度是{get_length(string2)}") # string2 的长度是9

string3 = "我是一个人造人"
print(f"string3 的长度是{get_length(string3)}") # string3 的长度是7

是不是明了多了,get_length就是一个函数,甚至写成这样

# 这是一个函数
def get_length(string):
    counter = 0
    for i in string:
        counter += 1
    return counter

print(f'"我是一个机器人" 的长度是{get_length("我是一个机器人")}') # 输出 "我是一个机器人" 的长度是7
print(f'"我是一个超级机器人" 的长度是{get_length("我是一个超级机器人")}') # 输出 "我是一个超级机器人" 的长度是9
print(f'"我是一个人造人" 的长度是{get_length("我是一个人造人")}') # 输出 "我是一个人造人" 的长度是7

对于这种常用的功能函数,都内置了,我们的代码变成这样

print(f'"我是一个机器人" 的长度是{len("我是一个机器人")}') # 输出 "我是一个机器人" 的长度是7
print(f'"我是一个超级机器人" 的长度是{len("我是一个超级机器人")}') # 输出 "我是一个超级机器人" 的长度是9
print(f'"我是一个人造人" 的长度是{len("我是一个人造人")}') # 输出 "我是一个人造人" 的长度是7

 代码就变得简洁,容易阅读。

2、函数的好处:

将功能放在一起,然后提供一个名称告诉别人,方便重复利用,就像一个牛马提供了泡咖啡功能,每个领导都能叫牛马去泡咖啡

减少代码量,提升效率,要不每个领导都要去泡咖啡,有了牛马的泡咖啡功能,领导就省事多了,提高领导工作效率,就可以多研究哪儿美女漂亮了。

二、函数的定义

python的函数长这样,def表明这是函数,同样的用:进行结束,缩进为函数体

def 函数名(参数列表):
    函数体
    return 返回值

参数不需要,可以省略,返回值不需要,也可以省略

# python支持中文做函数名
# 做演示用,实际编程一般不建议使用中文
def 打招呼():
    print("你好!")
打招呼()
# 你好

函数的使用步骤:

先定义,后使用,如果变成下面这样就执行不了了

打招呼()
def 打招呼():
    print("你好!")

三、函数的参数

为了函数更灵活,可以定义参数,函数接收参数,然后对参数进行处理,返回,就像牛马的倒咖啡功能,定义一个加几分糖的参数给他,下次喊他泡咖啡,就可以说几分糖了。

def 函数名(参数列表):
        函数体
函数名(参数)

函数定义中的参数,称为形式参数

函数调用中的参数,成为实际参数

1、必需参数

这里函数的参数必须传进去的,比如

def add(x, y):
    return x + y

print(add(1, 2))

必须把参数按顺序传进去,一个也不能少,否则就会报错

2、关键字参数

参数也可以不按顺序传入,通过参数名传入, Python 解释器能通过参数名找到对应的参数值

def robot_info(name, age):
    print("名字: %s,年龄:%d" % (name, age))
    return
# 调用robot_info函数,参数顺序可以不一样
robot_info(name="机器人1号", age=3)
robot_info(age=2, name="机器人2号")

# 名字: 机器人1号,年龄:3
# 名字: 机器人2号,年龄:2

3、默认参数

当函数带参数时,调用函数又不想传入参数,那函数可以定义一个默认参数,就像牛马有个泡咖啡的默认糖量5分糖,这样领导说给他泡一杯咖啡时就不需要说加多少糖了。

def make_coffee(sugar = 5):
    print("泡一杯咖啡:%d分糖" % sugar)
    return
make_coffee(6)
make_coffee()

# 泡一杯咖啡:6分糖
# 泡一杯咖啡:5分糖

如示例:我们传入参数6时就是6分糖,不传就默认的5分糖

4、不定长参数

有时候,函数需要处理比一开始计划更多的数据,那我们就不确定参数的个数,这时候就出现了不定长参数,就像泡咖啡的牛马接收不同的要求一样。

有两种不同的定义方式:

def 函数名(参数1, *其他参数):
def 函数名(参数1, **其他参数):

其中
带一个星号*的参数,会把多出来的 “参数” 装在一个元组里
带两个星号**的参数,会把多出来的 “参数” 装在一个字典里

看下面的例子:不理解元组和字典可以不用理会,知道有这两个不定参数的定义形式就好,元组和字典后面会介绍到

def make_coffee(sugar, *other):
    print("输出: ")
    print(sugar)
    print(other)
# 调用make_coffee函数
make_coffee(5, 60, 50)

# 输出: 
# 5
# (60, 50)

5就是装在sugar里的,(60, 50)就是装在other里的 

def make_coffee(sugar, **other):
    print("输出: ")
    print(sugar)
    print(other)
# 调用make_coffee函数
make_coffee(5, water = 60, milk = 50)

# 输出: 
# 5
# {'water': 60, 'milk': 50}

5就是装在sugar里的,{'water': 60, 'milk': 50}  就是装在other里的 

四、函数的返回值

1、返回值定义

啥叫返回值,就是泡咖啡的牛马收到命令后泡好的咖啡
通过return 来返回结果,同时函数体碰到return就结束了,后面的不会再执行。

def 函数名(参数列表):
        函数体
        return 返回值

def sum(arg1, arg2):
    total = arg1 + arg2
    print("函数内 :  ", total)
    return total
    print("我不会执行到")
# 调用sum函数
total = sum(10, 20)
print("函数外 :  ", total)
# 函数内 :   30
# 函数外 :   30

如示例代码,返回两数之和。

2、多个返回值

以前学过的语言可能只能返回一个值,但是python返回值很灵活,可以返回多个,比如牛马泡完咖啡拿给领导时,也同时拿包烟。

def calculate(arg1, arg2):
    sum = arg1 + arg2
    sub = arg1 - arg2
    return sum, sub
# 调用sum函数
sum, sub = calculate(20, 10)
print("和 :  ", sum)
print("差 :  ", sub)
# 和 :   30
# 差 :   10

同时返回了和与差,不用再定义两个函数了

真好,随着社会发展,两个牛马一个牛马完成了,不单要泡咖啡,还要买烟。

3、返回None

如果函数没有return,那还有返回值么?有的,这个就是None
None表示空的,啥都没有,表示没有返回值

def say_name(name):
    print("Hello, " + name)

val = say_name("John")
print(val, type(val))
# Hello, John
# None <class 'NoneType'>

示例代码:say_name,接收了一个参数,输出一句话就结束了,没有return,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个变量去接收返回值,这个返回值就是None,在别的语言中没有返回值可能就报错了。

python是不是很好用?就像使用一个牛马一样,你感觉牛马好用,实际牛马做了很多工作。

五、None类型的应用场景

None作为一个特殊的字面量,表示空、什么都没有,有很多的应用场景

1、用在函数的返回值上

2、用在if的判断上,None等同于False。
一般用于函数的主动返回None,配合if做相关处理

def say_name(name):
    if name == "John":
        return None
    else:
        print("Hello, " + name)


val = say_name("John")
print(val, type(val))
# None <class 'NoneType'>
val = say_name("Jane")
# Hello, Jane

3、用在声明无内容的变量上

比如我先定义一个变量,我不知道这个变量会存放什么,那么我们可以先给它一个None
比如:name = None

相关文章:

  • UE学习记录part7
  • 免密登录远程服务器shell脚本
  • 【Linux】:守护进程化
  • 工具层handle_excel
  • Java-泛型总结
  • 蓝桥杯备考:奶牛晒衣服
  • Android NDK --- JNI从入门到基础的全面掌握 (上)
  • github上传本地文件到远程仓库(空仓库/已有文件的仓库)
  • python环境集成整理
  • Linux动态库和静态库
  • RAGFlow + LlamaIndex 本地知识库RAG增强架构与实现直播智能复盘
  • 【入门初级篇】布局类组件的使用(1)
  • 如何通过Python实现自动化任务:从入门到实践
  • 2025年 cocosCreator 1.8 定制 JavaScript 引擎
  • Web Component 教程(五):从 Lit-html 到 LitElement,简化组件开发
  • 用css绘制收银键盘
  • 实验三 内存管理
  • RocketMQ 架构
  • std::move
  • Unity3D开发AI桌面精灵/宠物系列 【二】 语音唤醒 ivw 的两种方式-Windows本地或第三方讯飞等
  • 法院为“外卖骑手”人身权益撑腰:依法认定实际投保人地位
  • 观察|英国航母再次部署印太,“高桅行动”也是“高危行动”
  • 海南儋州市委副书记任延新已赴市人大常委会履新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神十九乘组将于29日返回地球
  • 青年如何打破“千人一面”,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观?
  • 湖南娄底市长曾超群,已任娄底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