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一、分层模型的核心价值

网络通信的分层模型通过”分而治之”思想,将复杂的通信过程分解为七个功能层(OSI模型)或五层结构(TCP/IP模型)。这种架构设计具有三大核心优势:

  1. 功能解耦:各层独立完成特定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2. 故障隔离:便于定位和解决网络问题
  3. 标准统一:确保不同厂商设备的兼容性

二、OSI七层模型详解

  1. 应用层:用户接口层,HTTP/FTP/SMTP等协议实现人机交互
  2. 表示层:负责数据编码转换、加密解密、压缩解压
  3. 会话层:建立/维护/终止应用会话,支持全双工/半双工通信
  4. 传输层:TCP/UDP协议实现端到端通信,提供流量控制与差错校验
  5. 网络层:IP协议实现逻辑寻址与路由选择,处理数据包传输
  6. 数据链路层:MAC地址寻址,构建数据帧,提供差错控制
  7. 物理层:定义电气/机械特性,实现比特流传输

三、TCP/IP协议体系

该体系采用五层结构,与OSI对应关系为:

  • 应用层(整合OSI应用/表示/会话层)
  • 传输层(TCP/UDP)
  • 网络层(IP/ICMP)
  • 数据链路层(ARP/RARP)
  • 物理层

协议簇核心组成:


HTTP  FTP  DNS

└─TCP    UDP

   └─IP  ICMP

      └─ARP  RARP

四、数据传输关键技术

  1. 封装/解封装机制

数据自上而下经历四层封装:

  • 应用层原始数据 → 传输层数据段(加TCP头)
  • → 网络层数据包(加IP头) → 链路层数据帧(加MAC头)
  • → 物理层比特流
  1. 协议数据单元(PDU)

各层传输单位不同:

  • 传输层:Segment(数据段)
  • 网络层:Packet(数据包)
  • 链路层:Frame(数据帧)
  • 物理层:Bit(比特流)

五、网络设备分层对应

设备类型

工作层级

核心功能

防火墙

传输/应用

端口过滤/深度包检测

路由器

网络层

跨网段路由选择

交换机

链路层

MAC地址转发表查询

网卡

物理层

信号转换与介质访问控制

六、典型通信流程示例

用户发送电子邮件的完整过程:

  1. 应用层生成邮件内容 → 表示层加密编码
  2. 会话层建立连接 → 传输层分割数据段
  3. 网络层添加IP地址 → 链路层封装MAC地址
  4. 物理层转换为电信号 → 通过传输介质发送
  5. 接收端逆向解封装 → 最终呈现邮件内容

相关文章:

  • Spring的定时任务
  • 抖音IP属地可以随便选择地址吗?深度解析
  • Kaggle-Store Sales-(回归+多表合并+xgboost模型)
  • 视频分析设备平台EasyCVR打造阳光药房远程可视化智慧监管体系
  • 文档解析的技术难点有哪些?如何解决?
  • 我的NISP二级之路-05
  • Spark-SQL简介
  • virtualbox扩容
  • C++数据结构优化实战指南:从理论到工程的最佳实践
  • 146.WEB渗透测试-MySQL基础(一)
  • 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 WebFlux应用中获取x-www-form-urlencoded数据的六种方法
  • 代码训练day27贪心算法p1
  • Linux Kernel 4
  • spring-boot nacos
  • deepin使用autokey添加微信快捷键一键显隐ctrl+alt+w
  • CExercise_12_单链表面试题_1求链表中间结点的值,判断单链表是否有环
  • 代码随想录训练营第31天 || 56. 合并区间 738. 单调递增的数字
  • gitee基本使用
  • Shell编程之循环语句
  • 我国对国家发展规划专门立法
  • 出国留学、来华留学呈现双增新趋势,“00后留学生个性鲜明”
  • 湖南娄底市长曾超群,已任娄底市委书记
  • 贵州通报9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 龚曙光:散文家永远只有一个视角,就是“我与时代”
  • 李家超称香港将部署为内地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突破美国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