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UDP协议理解

文章目录

  • UDP协议理解
    • UDP 协议的特点:
    • UDP协议图示
      • UDP 的头部结构:
      • UDP数据传输图示
    • UDP 的应用场景:
    • TCP 与UDP对比
    • UDP的传输丢包和顺序错乱问题(了解)
      • 丢包的解决方法:
      • 顺序错乱的解决方法:
      • 综合应用:

UDP协议理解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与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一起,为网络应用提供数据传输服务。UDP 提供了一种 无连接的、尽力而为 的数据传输方式,它不像 TCP 那样建立连接和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UDP工作在 OSI 模型的第4层 —— 传输层。

UDP 协议的特点:

  • 无连接:

    UDP 是无连接的协议,这意味着在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和接收端建立连接。数据包的发送不依赖于先前的通信状态,这使得 UDP 在发送数据时没有过多的控制开销。

  • 尽力而为:

    UDP 提供的是一种尽力而为的服务,它不会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顺序或完整性。发送的数据包可能会丢失、重复,或按不同的顺序到达。UDP 不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也不会进行任何重传或确认操作。

  • 数据报传输:

    在 UDP 中,数据被包装成数据报(datagrams)。每个数据报都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包含了目标地址和端口信息,接收方会根据这些信息来处理数据。

  • 低延迟:

    由于 UDP 不需要建立连接、确认数据传输等,它的开销非常小,这意味着传输延迟也较低,因此适合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场景。

  • 没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UDP 不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这意味着它不会考虑网络的负载情况,也不会像 TCP 那样避免网络拥塞。这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可能导致网络的负载过重。

UDP协议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UDP协议中,伪首部(Pseudo Header)并不是UDP报文的一部分,但它在计算UDP校验和时非常重要。伪首部包含了与IP协议相关的一些字段,它的作用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以下是伪首部的详细介绍及其作用:

  • 伪首部的组成
    伪首部实际上是由IP协议头的一部分与UDP数据包中的信息组成的。它的结构包括以下内容:

    • 源IP地址(Source IP Address):源IP地址字段,IPv4中为32位。
    • 目标IP地址(Destination IP Address):目标IP地址字段,IPv4中为32位。
    • 保留字段(Reserved):1字节,值通常为0。
    • 协议字段(Protocol):1字节,表示协议类型,对于UDP协议而言,这个字段的值是17(即0x11)。
    • UDP长度字段(UDP Length):2字节,表示UDP数据包的长度(包含UDP头部和数据部分)。
  • 伪首部的作用
    伪首部的主要作用是参与UDP校验和的计算。UDP协议本身不提供完整的错误检测机制(如TCP的序列号、确认号等),而是通过校验和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为了确保数据正确无误地传输,伪首部被加入到UDP数据包的校验和计算过程中。其具体作用包括:

    • 确保源和目标IP地址一致性:通过将源和目标IP地址作为伪首部的一部分,校验和能够确保数据包确实从指定的源IP地址发送到目标IP地址。这防止了数据包被篡改或者通过错误的网络路径传输。

    • 协议类型标识:通过伪首部中的协议字段(值为17),UDP校验和能够区分不同的协议,确保数据包是UDP协议类型,并且正确地计算校验和。

    • 提高可靠性:伪首部保证了在计算UDP校验和时,不仅考虑UDP的负载,还考虑了IP层的关键信息(如源地址和目标地址),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完整性校验能力。

  • 伪首部的校验和计算
    当计算UDP校验和时,首先会将伪首部与UDP数据包的UDP头部和数据部分(即UDP负载)一起计算。这意味着,UDP校验和不仅仅是对UDP包的内容进行校验,还验证了网络层的信息。

UDP 的头部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DP 数据包包含一个简单的头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字段:

  • 源端口(Source Port):16 位,表示发送方端口号(可选)。
  • 目标端口(Destination Port):16 位,表示接收方端口号。
  • 长度(Length):16 位,表示整个 UDP 数据报(包括头部和数据)的长度。
  • 校验和(Checksum):16 位,用于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错误。校验和是可选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省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DP数据传输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DP 的应用场景:

UDP 由于其高效的传输特性,适用于那些实时性要求高、容忍一定丢包的应用。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

  • 视频/音频流:

    如 视频会议、在线直播,这些应用需要低延迟和快速的数据传输,即使有少量数据丢失也不影响整体体验。

  • 在线游戏:

    许多在线游戏使用 UDP 进行数据传输,因为游戏中的实时交互对延迟非常敏感,丢失少量数据不会对游戏产生严重影响。

  • DNS(域名系统):

    DNS 查询使用 UDP,因为它是短小的数据包,并且对实时性有较高要求。

  • VoIP(网络语音通信):

    VoIP 通话(如 Skype、Zoom)也使用 UDP 来保证语音数据流的低延迟传输。

TCP 与UDP对比

对比项TCPUDP
全称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连接性面向连接(需三次握手建立连接)无连接(直接发送数据)
可靠性可靠传输(确认、重传、排序机制)不可靠传输(无确认、重传机制)
数据顺序保证数据按序到达不保证数据顺序
流量控制支持(滑动窗口机制)不支持
拥塞控制支持(动态调整发送速率)不支持
传输速度较慢(需额外控制机制)较快(无额外控制开销)
头部大小较大(20-60 字节,包含更多控制信息)较小(8 字节,固定头部)
适用场景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如网页、文件传输)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如视频流、在线游戏)
数据边界无明确边界(基于字节流)有明确边界(保留数据报边界)
协议复杂度复杂简单
典型应用HTTP、FTP、SMTP、SSHDNS、VoIP、直播、在线游戏

UDP的传输丢包和顺序错乱问题(了解)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本身并不处理丢包或顺序错乱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无连接、尽力而为的协议,这意味着它不会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顺序或完整性。因此,UDP 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丢包、顺序错乱或者重复数据等情况。

然而,在某些应用中,丢包和顺序错乱是可以容忍的,比如实时视频、语音通话等,哪怕出现一些丢失的数据包,对整体体验影响不大。不过,如果应用程序确实需要解决这些问题,通常会在应用层进行相应的处理。

丢包的解决方法:

由于 UDP 不会自动重传丢失的数据包,因此如果应用程序需要解决丢包问题,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 应用层的重传机制:

    由于 UDP 本身没有重传机制,应用层可以自行实现重传功能。当接收端检测到丢包时,可以请求发送端重发丢失的数据包。这种机制在很多需要可靠数据传输的场景中都可以实现,比如实时视频流或者在线游戏。

  • 使用 FEC(前向纠错)技术:

    FEC 技术通过添加冗余数据来提前纠正一些丢失的包。接收端可以利用这些冗余数据恢复丢失的包,而不需要等待重传。例如,视频流中可能会利用 FEC 技术来应对丢包,避免影响观看体验。

  • 冗余发送:

    发送端可以重复发送一些关键数据包,或者在发送多个数据包时,确保每个数据包的内容有备份。这种方法在视频会议、直播等场景中有时会使用,确保即使一些数据包丢失,也能恢复正常显示。

顺序错乱的解决方法:

UDP 不保证数据包按顺序到达,因此接收端可能会收到错乱的数据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在应用层进行排序:

    接收端根据每个数据包中的序列号,将乱序的数据包重新排列。例如,视频流、音频流和在线游戏常常会为每个数据包加上序列号,接收端通过序列号来判断数据包的顺序,并按正确顺序重组数据。

  • 缓冲区:

    另一种方法是设置一个缓冲区,接收端将收到的数据包存储在缓冲区中,并根据序列号或时间戳进行排序。当接收到所有相关数据包时,才将它们交给应用程序使用。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数据包按顺序处理,即使它们到达的顺序不一致。

  • 顺序编号和时间戳:

    每个数据包可以附加一个序列号或时间戳,接收端根据这些标识来重新排序数据包。如果某些数据包没有按顺序到达,接收端可以等待这些数据包,然后进行排序。

综合应用:

在一些复杂的应用中,可能会结合上述多种技术来处理丢包和顺序错乱问题:

  • 实时传输协议(RTP):RTP 是专门为实时应用(如 VoIP、视频会议)设计的协议,它在 UDP 基础上添加了顺序编号、时间戳和丢包指示功能,用于确保数据按顺序到达并对丢包进行补救。
  • UDP + TCP 混合:在某些应用中,可能会结合 UDP 和 TCP 两种协议,根据具体场景选择使用。比如,UDP 用于实时传输(低延迟),而 TCP 用于文件传输或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

相关文章:

  • 【(保姆级教程)Ubuntu24.10下部署Dify】
  • 【C语言】动态内存的常见错误
  • JavaFX 实战:从零打造一个功能丰富的英文“刽子手”(Hangman)游戏
  • NLP高频面试题(五十一)——LSTM详解
  • 玩转Docker | 使用Docker部署DashMachine个人书签工具
  • 深度学习3.6 softmax回归的从零开始实现
  • 模拟实现strncat、qsort、atoi
  • 低光环境下双目云台摄像头监控性能解析
  • Element UI、Element Plus 里的表单验证的required必填的属性不能动态响应?
  • 题解:[ABC385F] Visible Buildings
  • GNOME桌面隐藏回收站和分区
  • 赛灵思 XC7K325T-2FFG900I FPGA Xilinx Kintex‑7
  • 基于SpringBoot的中华诗词文化分享平台-项目分享
  • 【FPGA开发】Vivado开发中的LUTRAM占用LUT资源吗
  • FPGA设计 时空变换
  • 前端学习笔记
  • 系统架构师2025年论文《论软件三层结构的设计》
  • Ubuntu24.04安装ROS2问题
  • 服务器上安装maven
  • 题解:P11185 奖牌排序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计划于10月下旬返回
  • 印尼塔劳群岛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40千米
  • 视频丨普京称积极对待任何和平倡议
  • 中国英国商会政府事务主席陶克瑞:重庆经济成就瞩目,中英合作机遇无限
  • GDP增长6.0%,一季度浙江经济数据出炉
  • 世界读书日|全城书香,上海“全民阅读”正在进行时